一九七、天地且厚人,人不當自薄
天有風雨,人以宮室蔽之;地有山川,人以舟車通之;是人能補天地之闕也,而可無為乎?人有性理,天以五常賦之;人有形質,地以六穀養之。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,而可自薄乎?
【註釋】
蔽:遮蔽。闕:失。五常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六穀:黍、稷、菽、麥、稻、粱。薄:輕視。
【譯文】
天上有風有雨,所以人造房屋子來遮蔽;地上有高山河流,人便造船車來交通。這就是人力能夠彌補天地造物的缺失,人豈能無所作為,而讓一切不獲得改善呢?人的心中有理性,天以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作為他的秉賦;人的外在有形體,地便以黍、稷、菽、麥、稻、梁六欲來養活他。天地對待人的生命尚且優厚,人豈能自?己看輕自己呢?
【評語】
人類擁有獨特的能力,可以改造自然環境,使其更適合我們的生存。正如人生總有順境與逆境,天有風雨,地有山川,都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考驗。然而,正是這些挑戰,才促使我們發揮智慧和創造力,去建造更美好的居所、交通工具,開闢更廣闊的生活空間。
這同樣適用於人生道路。當我們面臨風雨阻礙時,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,運用天賦的理性和美德,才能突破重重困難,通達彼岸。我們要學會主動塑造自我,建造屬於自己的"宮室"和"舟車",而非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人性中蘊藏著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等崇高品德,是天地賜予的寶貴資源。再者,大自然也慷慨地提供了滋養我們的六穀。這些都昭示著天地對人類的眷顧和恩賜。我們若能珍惜這些天賦,並用之以造福,豈不更顯得尊貴?
總之,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人類的創造力,以及在逆境中發展的智慧和勇氣。同時也呼籲我們應當珍惜和善用天賦,積極塑造美好的人生。這正是人生的真諦所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