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四八、為學不外靜敬,教人先去驕惰
為學不外靜敬二字,教人先去驕惰二字。
【註釋】
教人:教導他人。
【譯文】
求學問不外乎「靜」和「敬」兩個字。教導他人,首先要讓他去掉「驕」和「惰」兩個毛病。
【評語】
學問之道深遠不可測。《大學》中有云: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」由此可見,要有所收穫,關鍵在於先要安定內心,沉静下來思考,然後才能真正思慮,最終獲得。
敬字不僅是為學之道,更是做人之道。任何事物都需以恭敬的心去對待。學問亦然,若沒有敬畏之心,所學就難免馬虎,難入精微。可見「敬」字在修身立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因此,在教導他人時,首先要消除學者心中的驕慢和怠惰。驕慢則無法再進,怠惰則無法再學。只有去除這些阻礙,學者才能虛心受教,潛心學習,從而有所收獲。所以無論學什麼,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謙遜恭敬的態度,認真努力,如此才能有所成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