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六二、有真涵養才有真性情
有真性情,須有真涵養:有大識見,乃有大文章。
【註釋】
真性情:至真無妄的心性情思。真涵養:真正的修養。
【譯文】
要有至真無妄的性情,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養才能達到;要寫出不朽的文章,首先要有不朽的見識。
【評語】
人生初始,性情本純真無雜。然而成長過程中,外界環境難免相雜,以致原初至真的性情,漸次淹沒而不復顯現。待至成長後,經歷種種喜怒哀樂,方始體悟許多選擇並非出於真心所願。於是回顧內心,迫切將其從塵憂中喚醒,仔細洗淨,小心藏之於懷,決不再容絲毫塵埃沾染。
從認知苦樂,到反觀內心,乃至重拾失去,並牢牢守護,皆是後天所鍛煉而得。未歷淬礪的純真易失,然而在磨難中重拾,則此真性情便不致再度隕落。事實上,孩提時的純真與成年後的真誠並無二致,只是是否被塵世沾染的差別罷了。
文章興起於見識,其價值在於內涵,非在於文字工巧。偉大的文章,往往足以指引人生取向,甚至影響人類未來。前者須對生命有深刻認知,後者須具有宏闊視野。若缺乏如此認知與識見,一篇文章終難謂偉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